湖南一玖建設有限公司
地址:衡陽市蒸湘區解放西路005號
郵編:421001
電話:0734-8382258 8303999
手機:15073498119 15073440088
傳真:0734-8303999
E-mail:335944816@qq.com
創新與轉型,“十三五”的大企業發展:從500強新榜看中國大企業的發展趨勢
8月27日,在2016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向社會發布了“2016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這個榜單通常被看作是觀察中國經濟發展狀況的一個風向標。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國家電網公司以20713.4945億元的營業收入,取代了之前連續11年問鼎的中石化,成為新的龍頭企業。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建筑、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平安保險、中國移動分列第二至第十位。該榜入圍門檻為243.46億元,較上年提高7.36億元,但中國500強的營業收入總額首次出現營收規模負增長的現象。更有意思的是,往年在榜單上占據最大地盤的制造業,今年第一次把這頭把交椅讓給了服務業。從榜單看,經濟步入新常態,2016中國企業500強呈現諸多新特征。
規模和效益穩中有增,好于世界和美國企業500強
2015年,全球經濟復蘇乏力,貿易投資增長低迷,對中外大企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受國際國內多種因素影響,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首次出現微弱下降,經濟效益保持增長,企業盈利能力分化加劇。同期,世界和美國500強營業收入和效益雙雙大幅下滑。
2016中國企業500強去年實現營業收入59.5萬億元,增速回落4.9個百分點;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2.7萬億元,增長6.3%,增速回落1.2個百分點。
同期,世界企業500強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7.6萬億美元,同比下降11.5%;實現凈利潤1.5萬億美元,在上年下降14.8%的情況下再度下降11.2%。美國企業500強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2.0萬億美元,同比下降4.2%;實現凈利潤0.8萬億美元,在上年下降12.6%的情況下再度下降11.1%。
營業收入占比,服務業首次超過制造業
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包含261家制造業企業、157家服務業企業,但在去年全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服務業上升至40.5%,首次超過制造業占比39.2%。
2016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依然較快增長,去年營業收入總額為27.10萬億元,較上年增長7.35%,增速提升0.18個百分點。2016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去年營業收入總額為26.52萬億元,較上年下降1.54%。服務業企業500強營業收入增幅已經連續多年高于制造業企業500強,并且在營業收入總額上首次超過制造業企業500強。
傳統產業的企業數量繼續減少,現代服務業和裝備制造企業繼續增加。新經濟板塊增長強勁,京東、騰訊、阿里、協鑫、浪潮等代表性企業的排名和營業收入均有顯著提升。
并購重組保持活躍,研發創新成效明顯
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有135家企業去年共實施了688次并購重組行為,被并購重組的企業數量與上年持平,企業并購重組整體保持活躍。
研發強度繼續提升,研發質量得到改善。2016中國企業500強去年研發投入比上年增長7.4%,研發強度為1.48%,比上年提升0.19個百分點。去年共擁有專利67.2萬件,比上年增長26.5%;其中發明專利19.1萬件。
標準話語權也有較大提升。2016中國企業500強去年共參與制定國際國內標準45368項,比上年大幅增長50.8%;其中去年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621項,比上年增長12.4%。
中國企業上榜世界500強的數量連續10年增加
中國企業上榜世界500強的數量連續10年增加。2016世界企業500強中,中國企業共有110家入圍。其中內地企業99家,較上年凈增5家。入圍企業數量僅次于美國(134家),遠超排名第三的日本(52家),超過英國、法國、德國3國的總和(82家)。2016中國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折合9.6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企業500強的79.9%,較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
國企居于主導地位,民企貢獻持續增強
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有企業從上年的297家減至295家,營業收入占比75.94%,凈利潤占比76.76%,居于主導地位;其中有84家中央企業上榜,營業收入占500強營業收入的48.09%,約占半壁江山,地位特殊,貢獻突出。
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民營企業從上年的203家增至205家,營業收入占比24.06%,凈利潤占比23.24%;雖然民營企業營業收入、利潤占比仍明顯低于數量占比,但已經連續多年保持了提升態勢,在500強中的地位與貢獻持續增強。
中西部數量增加,東北地區持續減少
從2016中國企業500強總部分布來看,西藏沒有企業入圍。東部地區有365家企業,增加了1家;中部地區有58家,增加了2家;西部地區有63家,增加了2家;東北地區有14家企業,減少了5家。從經濟帶分布來看,環渤海地區上榜企業191家,長三角區域上榜企業115家,分別比上年減少了5家、2家。從省級區域看,北京上榜企業數量最多,其次是山東、廣東、浙江、江蘇。
從2016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總部分布來看,西藏和海南沒有企業入圍。從2016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總部分布來看,貴州、西藏、甘肅三個省區沒有企業入圍。西部地區上榜企業持續增加,而東北地區上榜企業數量則持續減少。
做強做優做大我國大企業任重道遠
盡管我國大企業在過去的一年取得了較好成效,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不應忽視。整體上看,我國大企業仍處于追趕歐美優秀跨國公司的階段。尤其與美國大企業相比在諸多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如實體企業盈利水平偏低、減員增效壓力較大、國際化經營水平仍然較低等。
“十三五”期間,我國大企業發展既蘊藏著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發展的巨大機遇,也面臨著經濟增速繼續下行、體制機制與供給側改革進展慢于預期、企業自身管理水平欠缺等方面的嚴峻挑戰。
一是未來我國經濟中長期增長可能面臨的復雜增長態勢。大企業必須改變自己長期以來適應于經濟高增長速度條件下的經營模式,思考形成適應新條件和新環境的經營戰略和經營模式。
二是影響大企業發展的體制環境仍在不斷優化調整而未定型。第一,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問題。中央對于這一輪國企改革高度重視,連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文件,提出國資管理體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大任務要求,希望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但另一方面,國有企業面臨的體制環境更加復雜,承擔的任務更加多重,約束條件卻更多,未來如何深化改革,特別是如何發揮國有企業內部的資源優勢、人才優勢,仍然是一個可以討論的重大命題。第二,大企業的“親與清”的政商關系該如何建立以及如何在法律框架下運行,未來制度的定型必將深刻影響民營大企業的成長和發展。
三是大企業面臨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十分嚴峻。“三去一降一補” (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與大企業的生存發展和轉型升級密切相關。如:500強企業中相當一部分重化工企業存在嚴峻的“去產能”問題、房地產業大企業面臨“去庫存”問題、非金融企業面臨高杠桿、高負債和“去杠桿”問題、大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企業面臨嚴峻的“降成本”問題等亟待解決。
四是大企業并購后整合能力及內部資源配置能力亟需提高。并購重組是大企業成長的關鍵途徑。中國大企業的并購主要分為兩種:市場力量推動型和行政力量推動型。在經濟增速下行過程中,行政力量推動的企業合并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就是資源錯配、“合并而不整合”“夾生飯”,實現了“做大”而難以實現“做強做優”。當前,中央企業正在進行新一輪大規模的橫向合并,但央企內部利益主體多,遍布區域廣,層級結構多,企業總部和子孫公司相互脫節。如果并購后整合和內部資源配置能力沒有有效提高,那么企業內部就容易出現軍心渙散、離心離德、跑冒滴漏等負面結果,市場競爭力就會下降。這是當前和今后大企業合并重組需要切實面臨和解決的問題。
五是大企業的研發管理水平總體不高,技術創新能力有待加強。十多年來,我國創新型企業取得了很大進步,在中國企業500強中就有若干創新型企業,比如華為、中興、京東方、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然而,我國大企業總體的創新能力并不很高,其研發投入力度與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并不匹配。如果不能形成市場經濟條件下特別是國際競爭條件下的技術創新模式和科研管理體制,中國大企業的技術創新之路很難順當。
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課題組提出,未來,優化制度供給,改善發展環境,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外部條件。而從企業自身來看,踐行新的發展理念,提升發展信心,聚焦創新驅動、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努力走出一條高質量高效益發展道路,既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根本要求,也是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持續健康發展的現實途徑。